丹东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简介
第一部分 丹东城市简介
1.丹东是一座区位独特的三沿城市。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与朝鲜新义州市隔鸭绿江相望,沿海、沿边、沿江,是祖国边境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丹东辖三县(市)三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陆域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239万。市区面积941平方公里,人口78万。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是国家战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北端起点,是东北东部12座城市的核心城市和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窗口。
2.丹东是一座历史厚重的英雄城市。丹东自古就是我国东北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塞,境内有距今1.8万年的前阳人原始村落遗址、大孤山古庙建筑群,中国明长城东端起点的虎山长城、中日甲午海战的古战场、解放战争等众多历史遗迹。50年代初,丹东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最前沿,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赢得了“英雄城市”的赞誉。
3.丹东是一座交通便捷的枢纽城市。丹东海、陆、空交通发达,已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规划中的东京——首尔——北京——欧洲陆路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交通节点。丹东市铁路四通发达,连接三省14市的东北东部铁路、丹东至平壤国际铁路在此与沈丹线铁路交汇,并入全国铁路网;沈丹客运专线和丹大快速铁路助推了辽宁“沈、大、丹”黄金三角的形成和发展。公路已开通沈丹、丹大、丹海、丹通四条高速公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连接,另有201国道穿境而过,连接全国普通公路网。
4.丹东是一座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丹东依山、临江、面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9℃,丹东淡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城市,素有“东北苏杭,北方江南”的美誉,丹东森林覆盖率67%,是一座天然氧吧,在这里生活,颐养身心,益寿延年。
5.丹东是一座物产丰饶的资源城市。丹东农业独具特色,已建立优质稻米、优质草莓、寒富苹果、艳红桃、软枣猕猴桃、蓝莓、山野菜、食用菌、板栗、柞蚕、中草药、林蛙绒山羊、中华蜂、淡水鱼海水贝类等十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丹东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拥有金、铅、锌、铁、硼等63种矿产资源,硼矿、红柱石矿产储量全国第一,黄金产量居我省首位,丹东绿大理石享誉国内外,宽甸发现600吨玉石王。
6.丹东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丹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江、河、湖、海、山、泉、林、岛,各色美景星罗棋布,特色多民族文化交融遗迹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10%。红色游、温泉游、沟域游、乡村游、江岸游、海岸游、边境游独树一帜。丹东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处,国家A级景区2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湿地保护区一处。蒋大为那首脍炙人口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唱的就是丹东河口美景。
7.丹东是一座门类齐全的工业城市。丹东工业历史悠久,造纸、纺织、服装日用品生产等产业极具影响力,黄海、康齿灵等品牌享誉全国,曾有过全国轻工业明星城市的美誉,随着工业的发展延伸形成了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产业结构,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防护纺织制品、满药及健康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产业集群,丹东电力资源丰富,水电、风电、火电齐全,发电量居辽宁前列。
8.丹东是一座商机无限的开放城市。丹东是一座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港口城市。拥有各类口岸9个,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4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丹东成为沿海开放城市,2009年包括丹东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经海关总署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出境加工试验地区,201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个边民互市贸易区丹东是我国对朝贸易最大口岸,中朝进口贸易总量的70%过境丹东口岸。
第二部分 丹东产业简介
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大家工作生活中只要接触过客车,就一定对“黄海”这两个字有印象吧。第一辆命名为黄海的大客车就是丹东出品的,后来从丹东汽车制造厂驶向全国,遍布各地;中国的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就是在五一八厂下线。如今,丹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工业经济中体量规模最大的产业。其中曙光车桥的轻型车桥连续20年在排名全国第一;汽车音响、半轴等产品也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仪器仪表产业。丹东市是辽宁省重要的仪器仪表生产地,我国第一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第一台X射线衍射仪是丹东生产的。目前,丹东的仪器仪表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市场份额占全国80%以上,已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3.增压器产业。丹东市的增压器产业起步于凤城市,历史比较悠久,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讲到这里,我们又有一个“第一”。全国最早的一台涡轮增压器也是丹东生产出来的。近年来我市增压器产业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增压器生产基地之一,被列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增压器出口基地”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增压器产业基地”。全地区可生产3000余种增压器及零配件,产品出口至英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由满药成药(带国药准字号)、道地药材及饮片、满族保健食品和中药制药机械四部分组成。其中,石柱参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园参之冠”。市经信委已组织专家制定了一批道地药材基地的认定标准,初步形成了多个商标品牌。这个产业集群也是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丹东还被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冠名为“中国满药之都”。
5.纺织服装及防护制品产业。这个产业是丹东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形成三大产业优势。具有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及产业分工体系,已形成了从原料、纺、织、印染,到服装加工的完备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群体之间协作关系紧密,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有“辽宁省防护纺织制品名城”和“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的区域品牌称号;同时,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具备产品创新研发的技术支撑。
6.食品深加工产业。丹东农副产品种类齐全、特色鲜明、资源丰富、质量优良,已建立起优质稻米、优质草莓、寒富苹果、燕红桃、蓝莓、山野菜、食用菌、板栗、柞蚕、中药材、林蛙、绒山羊、中华蜂、淡水鱼、海水贝类等十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地理标识农副产品有草莓、黄蚬子、梭子蟹等。丹东港是辐射整个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之一,我市有众多的农产品及水产品深加工企业,主要面对国际市场,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7.休闲旅游产业。丹东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齐全,并且各具特色,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丹东旅游发展也面临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丹东正全力打造五大精品旅游集群:以鸭绿江为核心的界江旅游精品集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精品集群、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乡村、山地旅游精品集群、以温泉开发为核心的康体养生旅游精品集群、以滨海休闲体验为核心的北黄海旅游精品集群,丹东的旅游正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8.现代服务业。丹东市初步形成了以港口物流为龙头,铁路物流,公路物流,航空物流,跨境物流配套齐全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依托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和丰富的物产,丹东市电子商物产业从城区不断向乡镇扩张,丹东市的旅游和养老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部分 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政策
1.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县域企业,根据吸纳高校毕业生人数给予最长1年的企业缴费部分社会保险补贴。
2.灵活就业毕业生社保补贴。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补贴标准为其实际缴费额60%的社会保险补贴。
3.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包括见习人员在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以及指导管理费用。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标准为300-500元/人,指导管理费用标准为100元/人月。对见习期满留用率50%以下(含50%)的见习单位,基本生活费由财政承担2/3(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补贴上限),其余基本生活费及指导管理费用由见习单位承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全额补贴;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超过50%的见习单位,基本生活费(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补贴上限)、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及指导管理费用全额补贴。2019年1月1日前,新参加就业见习和未完成见习的毕业生,补贴政策按原政策执行至见习期满。
4.求职创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5.就业岗位援助政策。对城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帮扶,享受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
第四部分 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的政策
1.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凡在我市以个体、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含网络创业),且已办理《就业创业证》(原《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劳动者(不受户籍限制),以及当年吸纳就业人数达到原有职工总数15%以上(含15%)的小微企业(国家限制的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下同),均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大学生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创业的,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并给予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对当年吸纳就业人数达到企业职工总数的15%以上(含15%),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按照同期基准利率的50%给予不超过2年的贴息。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5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贷款(含信用卡消费)以外,申请人提交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时,本人及其配偶应没有其他贷款记录的申请人,均可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对已享受财政部门贴息支持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形式支持,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借款个人和小微企业,可继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但累计次数不得超过3次。
2.税费扣减政策。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在2019年末前按每户每年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3.创业场地补贴。租赁场地进行首次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2年每年3000元创业场地补贴,对符合补贴申领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2年每年5000元创业场地补贴。
4.创业用地政策。在符合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可使用闲置土地、厂房、校舍、道路改线废弃地、砖瓦窑废弃地、村庄空闲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生产性服务业、家庭农场、“互联网+”等新业态。可通过资金、技术或管理入股等方式与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资合作,或通过承包经营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和使用建设用地共建农业物流仓储等设施,其中创建符合条件的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的70%执行或与村集体合作采取股份制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赢。
第五部分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障政策
1.居住保障政策。各县(市)对在当地无任何形式住房、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开展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或自主创业期间,可提供人才公寓、政府公共租赁住房或短期免费周转房,有条件的可给予一定期限的租房补贴、安家补贴、一次性购房款减免、购房公积金或购房贷款等优惠政策。对到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行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可给予一次性专项安家费3000元。
2.职业培训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帮扶政策。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引导、指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分别给予500元/人、2000元/人补贴。
3.落户保障政策。对在县域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范围。到县域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符合就业创业地所属市落户条件的,可在就业创业地所属市的城镇落户。对连续在县域工作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享受一次在其工作县(市)范围内选择学校就学待遇。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可根据需要自愿迁移户口。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
4.其他保障政策。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考录(招聘)到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时,及时转移其社会保险关系,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到县属乡镇、村工作满相应年限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急需紧缺重点学科(专业),可以到高等学校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
5.评定职称政策。简化县域创新创业高校毕业生职称评定程序、淡化论文奖项要求,本科毕业3年的可评定中级职称、毕业6年的可评定副高级职称;大专毕业5年的可评定中级职称、毕业8年的可评定副高级职称。对出站后留在县域工作的博士后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资格。
第六部分开展“双创”高校毕业生选拔的政策
1.“双创”选拔政策。每年开展“丹东市高校毕业生县域创新创业人才评选”及“丹东市高校毕业生县域创新科技人才评选”等双创活动,按组别层次分别选拔5名、20名、50名创新创业人才,选拔10名在县域从事科技领域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方向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科技人才。每年开展“丹东市创新创业大赛”、“丹东市技能大赛”、“丹东市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标兵”及“丹东市高校毕业生县域创业带头人”等就业创业评选活动,树立我市“十大创业典型”、“十大技能大师”、“十大县域就业标兵”以及“十大县域创业带头人”等就业创业领军人物,以市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名义召开一次奖励大会,颁发荣誉证书,并择优向省推荐。
2.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在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设(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科研基地,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每人6万元经费资助。在县(市)企业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并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支持各县(市)做大做强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培养县域发展急需紧缺的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并择优给予经费资助。
6-丹东市人才政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