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总结

2024-09-27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的关键环节不仅关乎新生的学业适应、心理调适,更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依托全生命周期育人体系,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积极组织、认真实施、高效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内容汇报如下: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时代新人

学院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校、科魂匠心等主题,组织全体2024级新生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历史,学习工大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献礼。同时依托“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全体新生开展大国工匠精神主题教育,参观一站式社区大国工匠主题展馆,激发学生励志报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热爱学校、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上,将价值实现与人格完善相结合,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在校庆活动期间,学院邀请校友、在校师生代表等共同庆祝建校75周年活动。通过参与7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也感受到了学校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和薪火相传的接力传承学院分别开展了育人先育己,携手筑未来青年博士教师学术沙龙邀请学院内各个领域的青年博士教师,围绕近年来的前沿课题进行主题报告和深入交流。新生通过了解所学专业内涵、学术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凝心聚智慧创,共商新质发展 校友论坛,邀请了众多杰出校友代表,围绕着能源化工、低碳环保等领域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校友们结合本人科研方面多年的积累进行交流,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指导和人生启示;归来忆芳华,筑梦谱新篇 校友交流会,其中象征着工大精神和环化精神的校旗和院旗在1994级、2004级、2014级校友和2024级在校生手中完成了传递,以实际行动为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献礼。

二、帮助角色转换,提升适应能力

院级开学典礼是新生正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仪式。在典礼上,邀请在校师生及优秀校友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求学生涯的感悟与体会,鼓励新生坚守本心,勤于有梦,敢于追梦,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互助作用。同时,典礼上还举行了庄重的班导师授旗仪式和校徽仪式。

通过开学第一课、破冰主题班会、写给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等形式,辅导员和班导师深入学生一线,“面对面”接触学生,全面了解了新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个性化指导。同时,班会活动为新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三、树立远大目标,规划学涯生涯

辅导员和班导师2024级新生带来了关于专业前景与就业前景的讲座。结合国家发展大势,深入剖析了当前教育行业的热门领域与未来趋势。他鼓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院团学组织纳新宣讲活动为新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会、参与学生工作的平台。通过宣讲活动,新生了解了学生会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和活动安排等,也认识到了加入学生会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活动激发了新生参与学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划清红线边界,提升管理效能

在新生入学之初,学院组织了安全教育讲座,通过组织新生学习学生须知,用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讲解,向新生传授了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军训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军训,新生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军训还加强了新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在军训期间,我们还组织了军训查寝活动,确保了新生的安全和纪律,培养新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矩意识。

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动向

学院面向新生开展一次全面心理普查,针对心理普查结果,建设个性化心理健康档案,组建谈心谈话及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小组、建立心理帮扶台账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在开学初期谈心谈话学生数量覆盖100%同时学院开展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并时刻关注新生适应大学的情况,完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展开。

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希望之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这一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天地里,我们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未来,我们将牢记国家的嘱托与期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中去。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青春篇章!



上一条:教坛春秋,桃李芬芳----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年班导师工作纪实 下一条:家访连心,温情筑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暑假家访纪实

关闭